
抓住機遇 乘勢而上
1977年,父親王社平高中畢業后,在無錫一家國營廠做木匠,由于工作勤奮,獲得了繼續學習深造的機會。他潛心鉆研每一個新技術新本領,手藝也日漸純熟,成為廠里的技術骨干。
1995年,國營廠改制,父親下崗了。下崗以后,憑著在國營廠學習的管理知識和技術,他自己開了一個建材經營部。
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2006年,一個偶然的契機,在得知全球知名家居品牌宜家正在中國尋找合作商后,父親決定拿出所有資金,帶領精英團隊,一起研發包覆工藝,把握住了難得的機遇,打通了和宜家合作的大門。
有了穩定的客戶源,短短幾年時間龍洋木業迅速發展,員工從開始的幾十人增加到200多人。2010年,可以說是企業發展的轉折點。各種模式制度逐漸理順,管理機制加強了,走上了現代化企業發展的探索之路。王䶮說:“2006年至2010年,得益于和宜家的穩定合作,公司發展迅速,但當時也只能稱得上是一個成熟的生產制造車間,2010年后由于業務規模的擴大,無錫的廠區已經不能滿足企業的發展需求,父親把工廠從無錫搬回到了家鄉泰興,重新整合資源后創立泰州龍洋木業有限公司。”幾年來,公司發展成初具規模的現代化企業,并呈現出良好的發展勢頭。公司現有員工1100人,其中各類專業技術人員近200人?蛻糁饕獮橐思壹揖樱↖KEA),產品有各類儲物家具、辦公家具及家具配件等。公司自成立以來,業務高速增長,平均增速達30%,2019年,實現產值近10億元,稅收5300萬元。

生產突破 創新升級
時代在發展,生產方式和裝備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多數傳統企業都在進行戰略性轉型。
宜家非?粗嘏涮灼髽I的內部管理和生產效率,為此建立了一整套完備的審核體系,每年對企業進行審核,一旦不合格就要求企業停產、終止合作業務。對此,龍洋木業從成立之初就將加強內部管理、提高生產效率放在首位。公司高度重視技改投入,2017年以來,技改累計投入近1億元,引進全自動四端封邊機、全自動鉆孔機、加工中心及工業機器人等,引入ERP管理系統,對生產線進行技術改造,完成工業化和信息化融合升級,實現設備與信息互聯,板式家具生產車間被認定“泰州市示范智能車間”。
與此同時,公司堅持走綠色發展之路,使用的所有材料均通過FSC認證,油漆為UV涂料和水性漆,綠色環保,所有板材執行全球最高要求的低甲醛板標準。
行穩致遠 匠心經營
“堅持誠信做企業,堅持守法經營,不貪多求快,有多少錢做多大事。”就公司發展,父子二人都堅持把握好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和穩健發展的方針,在他們看來穩是基礎,是為了更好更有質量的進;進是方向,是為了更長時期更可持續的穩。正如王䶮所言,企業的發展像是一場馬拉松賽跑,是一種長期、長久的經營活動,考驗的是企業的耐久力,它不像百米賽跑那樣憑的是一時的沖勁,依靠的是毅力恒心,把握快慢節奏,才能跑得更遠。
談及父親對自己的影響,王䶮坦言,技術出身的父親多年來一直堅持親臨一線,熟悉產品的每一個生產環節。對于客戶的要求、產品的質量,他帶著技術人員進行學習研討,從原材料采購到生產的每一個環節,都親自過問,從不敢有半點的放松和馬虎。認真和近乎嚴苛的要求,使得每一次從新產品開發到順利出貨,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父輩身上認真專注的態度深刻感染了自己,時刻提醒著自己:做事要穩重,求真務實,身體力行,不要浮夸。正如父親所說,“只要認真做事,總有出頭之日”。而作為二代企業家,他們往往有文化、有理想、有才干、有潛力;高學歷和留學海外的背景,讓他們擁有豐富的知識和開闊的視野;他們在繼承父輩產業的基礎上,更在乎尋求創新和實現自我價值。2010年大學畢業后,王䶮就一直跟在父親身邊,在不同的崗位上輪崗學習,積累經驗,逐漸熟悉了公司生產經營的整個環節。隨著公司加工制造和技術水平的成熟,曾經留學的經歷促使他放大格局,著眼世界,因此他經常去歐洲學習,借鑒同行優秀的經驗。

人才強企 團隊合力
順利過,開心過,遇到挫折難熬的時候,就特別需要團隊的力量,大家一起奮斗,一起擔當,一起堅持。公司的發展離不開架構合理的優秀團隊,一支集合了老中青三代的團隊發揮了極大效力。不管是閱歷豐富的老同志,還是肩負重任的中年骨干,或是剛剛加入團隊的年輕人,都能保持飽滿的激情,在磨合中共成長,共發展。大膽啟用新人,以能力說話。舉辦班組長菁英特訓班,特別邀請知名講師講授現代企業管理課程;請高校老師到生產車間授課,提升職工的業務水平和生產研發能力。
作為瑞典宜家家居的生產供應商,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龍洋木業大力推進“人才強企”戰略,以領軍人才、實用人才推動創新轉型,梯隊人才促進新品研發和生產智能化,培育企業高質量發展的新優勢。
與南京林業大學達成科技戰略合作協議,成立了“板式家具智能制造技術研發中心”,開發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新型板材產品。自2017年實施人才強企五年戰略規劃以來,龍洋木業每年在家具智能裝備上的投入都在2500萬元以上。2017年,企業被表彰為泰州市“人才強企”先進單位。2018年,公司通過了泰州市智能車間的驗收。今年,還將著手成立博士后科研實踐基地,進一步加大人才強企的投入,不斷引進高技術、高素質人才,走智能化發展道路。
飲水思源 回饋社會
一家企業如果僅僅將追求經濟利益作為終極目標,肯定是很難實現長久生存的。企業發展到一定階段,必須把眼光投向社會的發展、人文的進步,才能實現可持續性的健康發展。
王䶮說,小的來講,對內我們通過技改降低員工的勞動強度,關注員工健康、為員工提供良好的工作環境,努力提高員工的幸福感;對外,不斷為客戶提供精細的工程和優質的服務;大的來講,在公司發展壯大的同時,不忘積極踐行企業社會責任,廣泛參與公益事業,積極響應政府結對幫扶貧困村的號召,與貧困村結成幫扶對子、向泰興慈善總會捐款,至今累計捐助超過100萬元,做到了將企業發展成果與社會、國家、人民共享。龍洋立足當地,吸納周邊富余勞動力近800人,對他們進行技能培訓,使他們快速轉變為產業工人,成為生產能手、管理骨干,同時大幅提高他們待遇,人均年收入達7萬元,為黃橋老區農民脫貧致富奔小康作出了積極貢獻。
帶著這份社會責任和使命,相信龍洋未來一定會發展得更好,走得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