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ble id="mpnzx"></table>

    1. <form id="mpnzx"></form>

    2. <var id="mpnzx"></var>
      <var id="mpnzx"></var>
      設為首頁 | 收藏本站
      rss信息聚合

      奮楫者先 志堅者勝 ——記三志制動器有限公司董事長馬志堅
      2022-07-12 16:41:39   來源:泰商之窗雜志編輯部   評論:0 點擊:

      東晉道教學者葛洪曾言:“志堅者,功名之柱也。登山不以艱險而止,則必臻乎峻嶺!痹絻炐愕娜嗽脚,所有的財富背后都是艱辛的付出和不懈的堅持。
        東晉道教學者葛洪曾言:“志堅者,功名之柱也。登山不以艱險而止,則必臻乎峻嶺。”越優秀的人越努力,所有的財富背后都是艱辛的付出和不懈的堅持。努力和堅持,在“玩命”二字的加持下,才會歷經大浪淘沙而愈發熠熠生輝。努力和堅持已經刻在他的骨子里,他是企二代的佼佼者,也是名副其實的“拼二代”,正如他所言:“如果真正想做事,沒有那么多聽說,干就行了。”

      單槍匹馬行萬里創業路
        一個人獲得成功的最重要因素就是有一個強大的內心,一往無前,百折不撓。面對疑惑而毫不動心,面對打擊而面不改色,縱然困難重重也微笑前進,方能成就一番大事業。2009年,是馬志堅人生中非常關鍵的一年。這一年,已經39歲的馬志堅成立了三志制動器公司。當時,自家公司的產業受到了來自同行的擠壓,正面臨著被同行收購的危機,也正是這次收購危機激發了馬志堅不服輸的斗志,他的人生也由此前的安逸期轉入“動蕩”期,單槍匹馬走上創業路,走南闖北跑市場開創自己的事業。有時候,人的不甘心,就是努力拼一把的理由。
        “創業很難,經歷的都是從無到有的過程。”回望創業路,馬志堅直言有著太多艱辛,是含著淚在堅持。創業之初,家人十分不理解他的做法,原本好端端的工作不干,偏偏要從頭開始創業而且還要承擔風險。尤其是2010年,三志公司建成投產后,由于對市場和技術不夠了解,第一年只完成200萬元的銷售額,工人工資、設備投入,各種資金只出不進,在虧損了近1千萬元的情況下,他的創業想法更是遭到了全家人的強烈反對,但他并沒有放棄,他請來幾個朋友幫忙說服父親后,開始單槍匹馬上路。

        他及時調整了策略,通過為汽車主機廠的分公司做一些零部件配套,得到汽車分廠零部件廠的認可,然后再逐步向汽車廠滲透。實踐證明,這一方法果然奏效,企業接到的訂單開始多了起來。公司與柳州方盛車橋合作的訂單從一年1000萬元增長到最多時的一個月2000萬元。馬志堅說:“創業初期也遭到了很各種拒絕,因為這一行業需要經過市場驗證的口碑和質量。那時,他曾一天之內跑了西安、湖北、濟南三個地方的客戶。晚上雖然也感到疲累,但卻絲毫不想放棄自己想做的事情,白天依舊會干勁十足。那5年在商海打拼,馬志堅一刻也沒放松,他的腦海里時刻繃著一根弦,他的智慧被全部激發,他的干勁被全部啟動,他的能量被完全釋放,朝著自己的目標玩命努力。雖然是企業的“一把手”,馬志堅對企業經營的每一個環節都要求精益求精。特別是在開拓市場方面,他更是異于常人地執著,一個月平均在外20天,開車1萬公里。
      狠抓核心技術不放松
        在馬志堅看來,核心技術永遠是市場競爭的核心競爭力,一切都要靠產品說話;趯摿⑸逃闷囍苿悠餍袠I第一的目標和自身對機械行業的熱愛,作為汽車零部件生產企業帶頭人,馬志堅十年來帶領團隊一心撲在工作上,憑借較高的工作熱情和較強的洞察能力,他內抓管理、外抓市場,及時分析市場變化及國家汽車行業政策。在2018年國家出臺一系列GB7258政策前,他就對國內汽車整體行業作出了分析,對國內幾大主機廠進行了溝通及市場的反饋,及時掌握第一信息。2017年,為迎合市場適銷的產品,做到與國家政策吻合,在他的帶領下研制出四種新型單銷、半開口、輕量化制動器,目前已取得第三方認證及市場的認可。
        從在車間檢查產品質量到督促研發部研究進度、四處奔忙開拓市場,創業多年來,馬志堅從未放棄對事業的追求。為提高企業軟實力及硬件能力,他對全國主要汽車零部件加工企業及其他有先進經驗的加工行業進行系統分析、觀摩。當前企業近350臺設備,均為一機多用、一機多能、一人多機的較先進智能加工設備,對產品質量的提升及尺寸超差他親自把關,得到了市場的驗證。在產品創新及企業能力提高上,他高薪聘請天津久力咨詢公司陳革為公司的質量創新顧問,為建設質量效益型企業鋪平了道路。研發投入及時、有效并連年遞增,在安徽渦陽市投資分公司,一期安徽三志制動器已投資4500余萬元;為保持鑄造件采購的及時性、有效性、一致性,確保向主機廠供貨質量及上線及時,2019年9月,馬志堅投資6500萬元成立了安徽渦陽縣三志鑄件科技有限公司,新上鑄件垂直自動流水生產線兩條,形成年產2.8萬噸鑄件的生產能力。
      人是企業發展生存之本
        在企業往往看到廠房,看到機器,看到先進的技術,但是最為重要的其實是人,企業是人,企業為人,企業靠人。三志公司從一個僅有50人規模的小工廠,到幾百人的分公司林立,產值從200萬元增長到近1億元,現成為高新技術企業、省質量誠信企業。在這一段時間里,馬志堅認為人是做企業最重要的因素,是企業發展生存之本。人是最活躍、最持續、最有效的發展要素,是支撐經濟發展的第一資源。企業持續發展、轉型升級的內生動力也離不開人,離不開一支系統規范、有戰斗力的優秀團隊。不管是團隊組建、市場開拓、技術研發甚至是生產工人,一切的一切都是圍繞人展開的,一切都是為產品效率提高服務,為產品產量增加服務,為產品質量優化服務,為生產成本降低服務。
        也是在這一段時間里,馬志堅遇到了他攜手創業的搭檔和并肩作戰的戰友,更是可以思想碰撞、靈魂對話的一生摯友。10年前,柳州市場一位只有一面之交的六十多歲老業務員給了馬志堅一個電話,正是這一個電話,馬志堅認識了他現在公司的經理。千軍易得,一將難求。那幾天,他兩天跑了100多公里,往返幾地,邀請他考察公司。精誠所至,金石為開。也許是被馬志堅的真誠所打動,幾番交流,他加入了馬志堅的創業之旅。馬志堅也笑言,他和現在的經理已經認識10年了,他們之間沒有合同,沒有任何紙質協議,既是搭檔,更像是知己。

      接班要做好“磨”與“合”
        上世紀八十年代,隨著改革開放大門的打開,許多企業在此時蓬勃發展。如今,這些成功的企業家后代已經長大成人,被稱為“企二代”的年輕人已經走上舞臺。在成長的分岔路口上,二代企業家們正在用自己的方式,書寫人生發展的新篇章。他們有的選擇承襲父輩的事業,用自己的方式讓企業舊貌換新顏;有的則選擇另開爐灶,成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主角。作為企業接班人,應怎樣處理傳承和革新的關系呢?
        在三志11年的磨練,馬志堅早已脫離了當初父親身邊助理的角色,而是被打造成了一位效率極高、行動力極強、獨當一面的汽車零部件生產企業帶頭人,他的接班經驗也頗有意思。在馬志堅看來,接班與父輩企業家的個性息息相關。如果父輩企業家個性比較強勢,那么接班過程中勢必會產生矛盾和沖突,需要反思怎樣才能相互有立足的空間,不影響大局。一代企業家創業過程中經歷過一窮二白,注重物質的積累,傳統觀念深厚,他們的經驗、閱歷和領導力更多來源于商場實戰,在企業管理上依靠經驗積累,屬于典型的“經驗派”,又從情感上將畢生精力完全投入到企業建設中,將企業視為生命,對交接班的謹慎和對“富二代”接班是不放心的,難以輕易放權,在各種事務上干預和控制過多。讓上一輩企業家真正放心,還得靠二代們做出實打實的業績;其次,二代企業家的態度也是十分重要的,即有沒有強烈的接班意愿,有沒有強烈地想要做出一番事業的決心和毅力;再者,要把握好兩代人之間進退之度,雙方保持尊重,讓父輩在退休放手之后還能保證他的財務自由,處理好“拿”和“要”的關系。“拿”,具有主動與無償取得的意思,意味著還有對家族財富的支配權;而“要”則具有被動性,意味著一方向另一方索取,需要另一方的同意方可。傳承接班過程對于一代和接班的二代都是第一次考驗,是一個需要謀劃的漫長磨合之路,需要相互扶持。
      做企業=做事業
        “要把企業當成事業去做,而不是生意”,是馬志堅多年來所堅持的信條。如果一個人能把自己的企業當事業來做,那么他就會很專注。他的著力點會想著如何把事業做得更大、更好。他一定會執著、堅強、專注、長久地做自己領域的事,他工作的動力不僅僅是想著如何賺更多的錢,而且會想著如何追求工作的成就感,如何成為行業的第一名。反之,如果一個人把企業當生意來做,因為他的興趣點在錢上,不是事上。所以當事情做得不順利的時候,他會馬上轉行。另外即使他的企業賺了錢,老板照樣不會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因為他認為創業的目的只是為了賺錢,而不是投資企業平臺,打造企業品牌。所以對于做生意的來說,老板創業的目的只是追求結果,而不想完善過程。再者,即使企業老板賺了錢,他也不愿意把錢投入到企業或員工身上,這就是老板做事業與做生意的區別所在。如果老板以做生意的思維在做企業,那么企業注定難以升級。
      在提高自身能力及企業影響力的同時,馬志堅先后到合肥工業大學完成學業培訓并獲證書;取得了工商管理MBA、經濟師,并成為泰州市企業家協會理事會員;基于樹立汽車零部件加工企業的品牌,解決當地人員和下崗人員就業的思想,一直以來,共解決了260名下崗職工和當地人員的就業。
        做企業就是為了賺錢、成為富人,這是一種價值觀;有機會要去抓,有資源要去用,這么多員工跟著我,我不干怎么行,這也是一種價值觀;做企業為了成就一個事業,要做成行業的老大,讓企業受人尊重,哪怕交給兒子、孫子還會受人尊重,還是一種價值觀。不同的價值觀成就不同的企業家(或生意人),也成就不同的企業。
         百舸爭流,奮楫者先;追趕超越,志堅者勝。時代一定會眷顧堅定者、奮進者、搏擊者!

      相關熱詞搜索:

      上一篇:泰州青年書法展(泰興站)開展
      下一篇:勤勞·尚德·學習 ——記潤泰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張世元

      分享到: 收藏
      欧美一一级a人与一级A片,美女大尺度直播无遮网站,欧美午夜性刺激在线观看免费

        <table id="mpnzx"></table>

        1. <form id="mpnzx"></form>

        2. <var id="mpnzx"></var>
          <var id="mpnzx"></v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