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橋這幾年的變化非常大,從一個鄉鎮慢慢飛躍成為一座小城市,我覺得住在這里幸福感非常足。”居民汪卉妤說,生活所需的一切周圍都有,豐厚的文化歷史讓黃橋更有韻味和底蘊,隨著小城的建設家鄉越來越美麗。
今年36歲的何小燕是土生土長的黃橋人,也是這家海鮮自助餐飲店的創辦者。她說,黃橋作為泰興的經濟、文化、商貿、交通“副中心”,這些年,小城市建設和經濟發展勢頭讓人欣喜,常住人口躍升到23萬左右,商業氛圍越發濃厚,夢想在這里啟航。隨著疫情防控政策的優化調整,大家的購買力在不斷提升,店里每天營業額在1萬元以上。
近年來,黃橋鎮積極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統籌布局教育、醫療、文化、體育等公共設施建設,積極招引商業綜合體,加快實現便捷完善的購物休閑、娛樂健身等優質公共服務,有力提升了宜居宜業水平。
黃橋大夢想城商業廣場是黃橋城鎮化建設的亮點之一。這里以親子旅游為主題的一站式商業綜合體,集吃喝玩樂于一體,吸引了諸多時尚品牌入駐,目前已然成為東部鄉鎮的熱門“打卡點”。
在城鎮服務業高速發展的同時,黃橋鎮還高起點規劃、多措并舉,推動各項城市基礎設施提質擴容,以更加宜居宜業、富有活力的城市環境惠及百姓。園區學校項目是黃橋鎮深化教育改革、補齊教育短板、促進教育公平的一項民生工程。學校分為初中部和小學部,其中初中部9軌制,小學部10軌制;建成后將解決園區企業員工子女、周邊村居適齡青少年的就學問題。中黃建設有限公司項目現場負責人楊志祥介紹,該學校的建設爭取在2023年底竣工交付,并且高質、高效地按要求完成合同簽訂的各項任務。
佳源中心廣場、鄰里中心、琴湖廣場、新黃中、新二院、為民中心……一座功能完善、配套齊全、各具特色、環境優美的新城拔地而起。位于老鎮區的黃橋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設置了志愿服務大廳、籃球館、電影院、舞蹈房、全民閱讀室等15個功能室,深化拓展了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工作內涵,增強了群眾獲得感、滿意度。春節假期,黃橋新時代文明實踐所內,每天都有不少市民來此消遣娛樂,大家吹拉彈唱,豐富了精神生活。
今年是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也是實施“十四五”規劃承前啟后的關鍵之年。市委常委、黃橋鎮黨委書記蔣益公表示,該鎮將聚焦“老區變新區、鎮區變城區、園區變特區”總目標,大力實施城建提能行動,加快城市功能提升、空間提質、管理提效,推動城市發展有顏值更有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