倘若旅游是熱鬧者的喧囂,那么旅行則是孤獨者的靜默。
“生活在別處”——米蘭•昆德拉曾經用這詩句寫過一本書。不談論它的出處,但這句話總可以讓一些人帶著滿腔的熱忱,離開自己熟絡的地方,開始新的征途。我也有這樣的沖動,但我沒有這樣的行動。這讓我反思,我的生活里是否缺少了點什么?
由中國國家地理強烈推薦,旅行作家、自由攝影師郭子鷹先生的旅行攝影文集——《最好的時光在路上》,讓我重新認識了旅行這件事情。中信出版社2014年11月出版的這本書,厚實的書皮讓我察覺到了這本書的厚重。我從來沒有體悟到,原來旅行,也可以是這么孤獨但豐富的一件事情。
跟著這本書,我認識了歐亞大陸上的奇聞軼事:斯里蘭卡的大象糞便可以造信紙;村上春樹先生筆下的日本充滿著迷幻和詭異;意大利的火山噴發是那么讓人驚心動魄,你不會想錯過伊斯坦布爾的紅茶和咖啡,當然,還有他們的好故事;最最精彩的莫過于倫敦的大英博物館里面的稀有和珍貴……太多太多讓我想覬覦的經典,這不僅僅是作者的見聞,也是旅行中一次次與心的對話。
這本書的每一篇文字,細膩、樸實,細雨一般洗禮著我的心。最后一個部分,是編輯和作者的互動問答,這部分可以讓讀者很深刻的了解作者寫這本書的初衷和目標,而后還有作者給年輕人關于旅行和寫作上的建議,我覺得頗有意思。我不是專業的攝影師,對作者的攝影技術沒有任何發言權,但從門外漢的觀點來看,我喜歡書中的每張照片,更喜歡它們背后的故事。
很欣賞背面腰封的那句話:“一輩子是場修行,短的是旅行,長的是人生。”世界是個圓球,博大、深邃、包容。我們每個人所處的地域不同,造就了我們的生活、習性、信仰等等方面的不同,但這不妨礙我們欲求探索的好奇心。出發,用自己的方式出發,以此來紀念我們走過的路,看過的人,做過的事。從旅行中尋找自己的內心,來一場孤獨的對話。我想,這應該是作者想給讀者的一些啟發。
旅游是熱鬧的,因為每個人都在享受旅游目的地的喧囂與鬧騰。但旅行則是孤獨的,這是一個人與目的地的探尋和擁抱。不是落寞的孤芳自賞,而是在異域當中尋找自己失落的內心,去傾聽身體最深處的聲音,最真切,最動人,最原始的呼喚。
旅行中,你可能會因為一朵晚霞而惆悵,也可能會因為一場秋雨而悲傷。彩虹能夠讓你重新認識七彩的光芒,烈日也能夠讓你明白生命的熱烈。這就是旅行的意義,發動身體的所有感官,與目的地來一次親密的接觸,一段內心的獨白,一場孤心的對話。
與孤心對話,不是因為孤獨,而是因為平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