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上半年,中國房地產政策在“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基調下繼續構建長短結合的制度體系。中央層面,注重深化基礎性關鍵制度改革,強化金融監管和風險防控,加快住房租賃體系建設,保障居民合理自住需求;地方層面,深入推進住房制度改革,優化住房和土地供應結構,完善基本住房制度體系,加快建立健全長效機制。在基礎性關鍵制度改革深入推進,長效機制加快建立并完善的背景下,2018年房地產穩定運行預期將進一步強化。
1.中央堅持住房居住屬性,強化金融監管降杠桿
中央明確房地產調控不放松,加快住房基礎性制度建設;
中央強化金融監管,貨幣政策保持穩健中性,延續金融去杠桿政策。
2.地方調控政策密集出臺,抑制非理性需求與調供給齊頭并進
地方調控政策強化與擴圍并存;
優化供應結構,加快租賃住房、政策性住房建設。
總體來看,從中央到地方出臺的相關政策主要是通過金融和市場兩個方面對當下房地產市場進行調控,金融方面保持穩健的貨幣政策,控制好銀行放貸風險,在保持剛性需求供應的同時,堅決遏制投機炒房;在市場方面,充分發揮市場調節作用,同時探討集體土地流轉市場,加大城市公共租賃房、共有產權房的發展,滿足住房、租房市場的多層次需求。

二、泰興房地產市場上半年情況解析
2018年泰興上半年樓市,在國家樓市宏觀調控維穩政策的引導下,經歷了一季度上行,二季度稍微回落,整體呈現出健康平穩運行的態勢。上半年市場開發量略有增加,商品房銷售去化速度有所放緩,成交均價保持平穩,成交面積略有減小。
1.泰興房地產投資情況解析
2018年上半年,泰興市房地產完成投資46.32億元,同比增長39.1%。上半年房地產投資占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為13.1%,比去年同期擴大了2.6個百分點,有十三家房地產開發項目投資過億,對全市服務業投資的平穩發展起到了積極促進作用。
從工程用途看,全市住宅類項目完成投資36.41億元,同比增長31.1%;商業營業用房完成投資6.14億元,同比增長35.2%。按構成分,建安工程投資34.11億元,同比增長23.8%;土地購置費9.4億元,同比增長87.2%。
2.泰興房地產市場供應情況解析
- 市場供應量——2018年1-6月份,泰興房地產市場預售面積為88萬方,同比增長了49%;總套數6580套,同比增長了35%。市場供應量名列前三的項目分別是祥生項目15.5萬方(祥生未來城、祥生觀堂府),興隆集團14.2萬方(盛世興隆、興隆福府),中南世紀城13.4萬方(中南世紀城5期)。
- 物業形態——小高層、高層是當前市場的主要物業形態。主要原因是開發商為了在有限的土地面積上,在容積率一定,同時保證合理利潤空間的前提下,高層、小高層業態是其最好的選擇。
- 主力戶型——90-144㎡大戶型。在二孩政策的刺激下,在80后集中換房的檔口,大戶型是市場的需求主力戶型,因此在買方市場的今天,開發商選擇規劃大戶型就順理成章。

3.泰興房地產市場銷售情況解析
2018年,1-6月,泰興市商品房銷售面積106.9萬平方米,同比增長16.8%,一季度商品房銷售價格持續上漲,二季度商品房銷售價格略有回落,整體1-6月份商品房銷售均價為8366元/㎡,同比增長25.7%;1-6月份泰興商品房成交量為8229套,同比增長9.69%。泰興房地產市場出現量、價共漲的態勢,整體依舊保持了良好的發展態勢。
從銷售戶型來看,大戶型住宅備受親睞。90平方米及以下住宅類商品房累計銷量4.67萬平方米,下降20.4%;90-144平方米住宅商品房累計銷售82.75萬平方米,增長8.62%;144平方米以上住宅類商品房累計銷量14.14萬平方米,增長54%。
從用途看,別墅、高檔公寓累計銷量0.55萬平方米,同比下降69.7%,房源不足、價格高是主要原因;商業營業用房累計銷量4.79萬平方米,增長13.2%。
三、下半年泰興房地產市場展望及建議
1.下半年房地產市場展望
供給方面:下半年隨著新增房企(碧桂園、恒大、融創頤和府項目)進入泰興市場,他們實力強勁,拉動市場持續升溫,但總體市場供應量將維持平穩狀態。
需求方面:泰興房地產市場購房群體主要是二次換房和鄉鎮剛需購房這兩個群體。這兩個群體以外出務工為其主要經濟收入來源,而高企的建安成本勢必會維持較高的房價,導致市場購買力不足,下半年房地產銷售面積將出現下降的走勢,高房價不可長期持續。
2.促進泰興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的建議
- 弱化房產的投資屬性,通過買賣資格、金融等手段,遏制投機炒房。
- 通過供給側增加保障房、廉租房等項目的土地供給,多渠道滿足剛需住房群體的住房需要。
- 積極探索集體土地進入房地產市場的相關政策,努力降低土地出讓在房地產開放中的成本占比。同時引導房地產開發企業改變目前的高周轉開發模式,積極探索新的利潤增長點(公共租賃房、共有產權房等)。
部分數據來源:泰興市統計局